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人都變成了有車一族。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統計數據:截止2020年,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.81億輛。按照14億人計算,相當于約每5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,平均一個家庭至少有一輛汽車。
以前汽車對大家來說是個稀罕物,但現在對于大家來說是個普通常見的交通工具。不僅如此,汽車還成為了城市人的煩惱。因為車輛過多,導致車位嚴重缺乏,交通嚴重擁堵等情況發生。特別是一線大城市,因汽車產生的煩惱絕對不少。出門找不到停車位,上班高峰期堵車堵成狗,停車繳費麻煩等,這些煩惱都是有車一族必經的。
再加上國內現有的傳統停車場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,甚至是由于停車位與停車需求的信息不匹配,而造成了許多車位閑置。一方面是一些城市部分區域的人員與車輛過于密集,導致停車位不足。另一方面是有些區域則是停車位過剩,無法充分利用,反而浪費資源。這些都是城市停車難存在的弊端,也是造成有車一族煩惱的根本原因。
由于這樣那樣的“城市病”存在,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勢在必行。發展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的環節就是解決車輛問題,因此智慧停車應運而生。那什么是智慧停車呢?
智慧停車是指將無線通信技術、移動終端技術、GPS定位技術、GIS技術等綜合應用于城市停車位的采集、管理、查詢、預訂與導航服務,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、查詢、預訂與導航服務一體化,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大化、停車場利潤的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優化。
實際上,智慧停車主要分為兩大板塊:智能找車位與自動繳納停車費。主要服務于車主們的日常停車、錯時停車、車位租賃、汽車后市場服務、反向尋車、停車位導航等,目的就是讓車主們更加便捷的找到車位,不再因為找不到停車位而產生煩惱。
近年來,智慧停車的發展步入快車道,國內許多城市已經開始試點和推廣“預約車位”、“無感收費”、“無桿停車”等智能化應用,努力破解停車難題。國家發改委、住建部、公安部等日前印發《關于近期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重點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城市年內完成停車設施普查并對外公開,摸清停車資源底數,動態更新停車資源數據,組織開展ETC(全自動電子收費系統)智慧停車試點工作。
讓城市停車更科學、更高效,不僅可以有效節省駕駛人的時間,也能夠降低管理方的運營成本,進一步提高停車場的運轉效率,更好實現資源合理配置。智慧停車的到來不僅解決了“城市病”中的問題,也是為了廣大車主、生活在城市的人解決了煩惱。想要讓生活更便捷,那我們要讓我們的城市先變得更智慧起來,這樣我們的生活美好,煩惱才更少。
未來,是一個科技的時代,一個智慧化的時代,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智慧。隨著“智慧停車”小程序的試點應用和推廣,停車管理正逐漸走向智能化、精細化。這既減少了車主到處找車位的時間,也讓社區的停車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。讓我們一起為建設智慧停車助力吧,早日解決我們停車難的問題。